

361潜艇事故调查组的专家,为什么见了海军副参谋长就跑?
文/潜艇老兵

2003年4月16日,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361潜艇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时,因机械故障失事,70名官兵全部遇难。2003年5月2日,总部工作组聘请的专家组成员抵达旅顺。这些专家分为两个组:总体系统组和柴油机动力系统组。他们均来自该型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单位。各单位都深知这次事故的严重性,生怕本单位被追究责任,一旦摊上责任,后果不堪设想。据坊间传闻,当时每个参与调查的专家,出发之前都得到本单位领导暗示,暗示内容就不好明说了。军队的装备部门,也是胆战心惊,生怕将事故原因查到装备上,因为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潜艇发生重大事故,按说不应该让利益链单位参与调查,而一个很难保持公正,但是,装备部门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,特地从利益链单位聘请专家,这样才能各自心照不宣地“履行职责”,为什么?你懂的。这也是专家组5月2日抵达旅顺,5月20日就匆匆抛出事故调查报告的真正原因。如此重大事故,70名官兵全部遇难,总得认真进行调查,给个说法吧?结果,11名专家,仅用18天时间,就草草得出结论,“指挥操纵失误”――将事故原因推到牺牲的70名官兵身上――因为死人不会反驳和争辨。但是,熟悉潜艇的海军各级机关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,根本无法接受所谓专家的意见,在事故调查报告正式出炉之前,他们就曾与有关专家发生过激烈冲突。时任海军副参谋的一位海军少将,就曾金刚怒目地指着一位来自柴油机厂的专家鼻子说:如果牺牲的是你的儿子,你会做出“操纵失误”这种荒诞的结论么?那个所谓的专家无言以对。从此,海军副参谋长见了他就骂他,每次他见了海军副参谋长,就像老鼠见到了猫,慌忙溜走。后来,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361潜艇事故研讨会,这位柴油机厂的专家都没敢再来北京。这位柴油机厂的所谓专家为什么如此惧怕海军副参谋长?因为他心虚,心里有鬼,他没有能力反驳海军副参谋长的质问。如果他真正掌握有说服力的依据,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,以理据争。更何况他身后还有郭伯雄、徐才厚、张树田等人给他撑腰?很显然,他深知理亏,根本不敢与海军副参谋长对质,最后他连北京的会议都不敢来参加了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一次会上说:我百思不得其解,五舱人员为什么不动作?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70人全部死亡?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所关心的。但是,总部工作组请来的专家们,只给了一个笼统的结论――“指挥操纵失误”,并没有回答江泽民“百思不得其解”的问题。俄罗斯的“库尔斯克”核潜艇事件,调查了一年多才结案,361潜艇事件,只用了18天就结案了,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么?总部工作组到底要掩盖什么?2003年5月20日晚,郭伯雄在宣布总部工作组调查结论的同时,再一次强调:相信专家就是相信组织,尊重专家就是尊重组织,支持专家就是支持军委的工作。然后以“讲政治”为由,将全部资料封存,严禁海军部队官兵议论此事。通过这些细节,人们不难看出,那个专家为什么会被海军副参谋长骂,为什么见了海军副参谋长就要跑了。

